孟子曰: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,意思就是说七年的疾病要用陈放三年及以上的艾条进行治疗,通常艾叶保存一年以上就能称之为“陈艾”,而陈放三到五年的艾叶效果为最好。什么才叫“三年陈”和“五年陈”呢?就是把艾叶储存三年或五年后制成艾条,那么为什么陈年艾更适合艾灸呢?
一、陈艾由于存的时间长,艾叶中含有挥发油较少,火力温和持久,穿透力强,效果较好。而新艾含挥发油较多,气味辛烈,燃烧速度快,点燃后烟大,火力强,艾灰易脱落,可能会烫伤皮肤,而新艾的烟也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。
二、陈灸施灸时火力相对柔和,灸感好,效果佳 ,新艾施灸时火烈且有灼痛感,而历代医者也强调艾灸时陈艾效果较好。
三、陈艾热量渗透力强,能很好的渗入皮肤内部,而新艾穿透能力弱,通常热量只能停留在皮肤表面, 不能直达经络。
如何选到质量较好的艾条是我们一直都关心的问题,在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凡用艾叶需用陈久者,治令细软,谓之熟艾。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。”艾条质量的优劣决定着治疗效果的好坏,质量好的艾条取决于如下几个条件:生长产地、采摘时间、制作工艺、储藏年限。
一、产地:艾草在我国大部分地域均有生长,如以长江南北来划分可以分为大叶艾和小叶艾。长江以北为大叶艾,这种艾叶厚而宽绒毛多,艾绒纤维粗产量高,气味芬芳,火力柔和。大江以南的艾为小叶艾,叶小而薄,产量低,烟大火烈,产量低。好的艾绒多采购北方的艾叶制绒。
二、采摘:艾叶采摘的时节必须在每年端午的前后择艾而采,故人云:端午时节草萋萋、野艾茸茸淡着衣。这个时节是艾草生长的最旺盛期,有经验的采药人会采取长得像人型的艾叶。或在采艾的前几天将看到的艾草用脚压倒,到采摘的时候只采摘又能站立起来的艾草叶子,这样的艾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,用它制成的艾绒治疗的效果威力才够大。
三、制作:制绒在整个工序中最为重要,古人多为手工制绒,现代均为机械制绒,这在治疗的效果上有着很大的差异。古人手工制绒首先将上好的艾叶与草木灰兑水搅拌成胶泥状,然后将艾叶泥制成饼状,晒干封存,使用时取出一饼双手反复搓揉,筛去灰梗再反复搓揉即成棉絮状的艾绒,手工制绒有生气,所以过去都用此法。
四、储藏:本草中讲用艾者当用陈艾,孟子在其著作中也讲到这个问题,他讲:七年之疾,当求三年之艾。艾的储存的目的,主要是通过长时间的储存将其燥气化掉,其灸火就会更柔和舒适。
具备这四点后如法制作的艾条,在色、质、味、烟、火 上与一般艾条便截然不同了。
色:绒色土黄或金黄,无当年艾的绿色。艾绒柔软无杂质视为上品。
质:艾条整体挺拔结实不松软,绒体柔软无枝梗杂质。
味:老艾条的气味芳香,无有当艾的青草味。
烟:艾烟淡白不浓烈不刺鼻、气味香。好艾条,气味浓而不呛,艾烟淡白,还有一股清新。劣质艾条,艾的气味较淡,非常刺鼻,燃烧的杂质成分所产生的烟雾对人体健康有危害。
火:火力柔和不刚烈,渗透力灸感强疗效好。
艾艾贴是纯阳植物,艾灸时温热并为身体补充阳气将寒气排出体外。
艾艾贴特别适合现代人养生调理亚健康。长久以往,对女性的养生意义重大,除了可以解除月事疼痛烦恼外,还可以慢慢的解决手脚冰凉的问题,对将来的结婚生育,甚至是中晚年的身体健康,都具有非凡的意义。利用艾灸选择合适的穴位,长期坚持,对于改善寒性体质具有很明显的效果。一般选择穴位为关元,足三里,三阴交,气海等。
艾艾贴温经散寒:气血,津液是体体生存的基本物质,且周身运行,经络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,若机体感受到寒邪,会导致经络受阴,通行不畅。
由于艾艾贴有温辛功能,加之温热性刺激穴位,而穴位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,因此,灸法借助穴位,使热量直接渗透到经络、肌肤、从而达到温经散寒的调理作用。
评论